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税收宣传税收调研工作探索
基层地税部门完善分级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9日
信息来源: 镇江市丹阳地税局
张国俊
字 体:【
访问次数:

  分级分类管理包括分级专业管理和分类特色管理,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征管流程为导向,建立以“信息采集—风险应对—核查稽查—增值应用”为主线的税源管理框架,对于把税源真正管深管好,堵塞税收漏洞,促进应收尽收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镇江市丹阳地税局的经验做法为例,探讨基层地税部门如何完善分级分类管理。
  一、丹阳地税局分级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该局深入落实省、镇江市局推行税源管理新模式的部署和要求,从深化管理机制建设入手,大力构建“依托信息技术,以数据治税为基础,以征管流程为抓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税源管理职能合理重组,税源管理风险有效规避,税源管理质效明显提升。合理划分纳税人类型,结合“营改增”后地税机关职能变化,按照“规模+行业+属地”的工作思路对纳税人进行分类,逐步实现固定管户向分级分类管户、无差别管理向差异化管理、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转变。
  1、重点税源集约化管理。加强重点税源户的精细化征管,以数据分析为着力点,对辖区内重点税源户设专人统一管理,制定了重点税源户管理办法、重点税源管理工作职责及管理规范、重点税源风险应对工作流程等六条制度流程。建立监控管理台账,规范数据采集内容,整体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强化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源监控和跟踪管理;强化数据分析应用,结合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台账,对涉税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同时对涉税风险及时进行跟踪、提醒。
  2、中小税源行业化管理。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经营不稳定、财务会计核算相对不健全等特点,对中小税源实施行业化管理,掌握行业特点基础上,结合税种管理要素,建立行业指标体系,以分析评估为重点,实施风险管理,制定了一般税源管理办法等五个制度流程,建立了房地产、建筑企业链式管理模式,对本市支柱产业眼镜、树脂镜片等行业建立了本地化的行业指标体系。
  3、个体工商户、零散税收社会化管理。按照有利于税源管控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对个体工商户和零散税收实施社会管税,依据《委托代征管理办法》,委托国税、乡镇综合治税办公室、建管处和邮政等单位代征税款,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制定了委托代征管理办法、改进个体工商户税收管理办法、定期定额业务管理规范、构建个体工商户风险管理机制等六条制度流程。
  4、按事项分类,全面优化基础工作流管理。按照“管事制”的要求,将基础管理事项整合分类,在遵循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成立与事项分类相对应的管理组,细分基础管理事项,加强专项事务的征管。对专项基础管理事项制定专项的征管办法,如股权转让、企业资产处理、注销税务登记、非正常户管理、欠税管理、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根据事务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规范基础管理部门的操作。
  二、深化和完善分级分类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1、坚持依法治税理念,加快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法制进程
。制定一套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将管事条件下各岗人员的责任以税收法律或者部门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便于基层在实践中依法办税,严格落实;从法律上对什么事项可以先办、先办的条件、咱们先办、先办的责任、后审的依据、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先办后审”中违章处罚等事项进行界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规范社会综合治税的有关规定和操作制度,出台框架式的操作办法,便于税务系统在操作上能够按图索骥,规范操作。
  2、坚持数据治税的理念,加快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软件的整合运用进程。在信息平台建设上注重支撑和拓展。充分利用金税三期平台系统所具有的自适应功能,在不整体调整现行系统运行框架前提下,让其既能最大限度地支撑整个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效运行,又能为今后改革的不断完善,预留足够的拓展空间。在运用软件建设上注重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所需的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强化涉税信息的分析利用,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哪里,信息化管控系统就支撑到哪里。在信息模块建设上注重集成。对目前各层级开发的现有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彰显扁平化管理效应。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风险应对、风险防范、税源监控等方面,应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3、坚持全面过程控制理念,加快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风险预警防控进程。进一步提升信息数据质量的监控。严把数据采集关,重点保证征管核心系统对纳税人申报资料和财务报表的完整、及时、准确采集。严把数据入口关,从规范电子数据的录入入手,制定和完善涉税标准和规范,建立起上下级税务机关协同配合有梯次的涉税信息分析利用机制,注意发挥不同层级税务机关在涉税信息分析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流程关键节点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固化流程关键节点,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对整个税源专业化管理全业务流程的分析,将识别的重要风险标注在业务流程的节点之中,以不断提高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的质量和水平。探索改进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建立分级承担风险管理责任体系。深化风险分类管理的配套制度,根据不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应付。完善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继续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实施风险管理可靠的数据。
  4、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人才培养使用进程。注重解决思维问题。要通过思想引导,让税务人员特别是一线从事税收征管和执法人员,完全从传统的管户思维中解脱出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管事的新理念。要通过实践,让税务人员参与税源专业化改革的全部进程,在实践中认识到专业化管理的好处,在心理上接受新思路。注重解决能力问题。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税源管理人员的实际需要,全面开展分类、分层、分岗的专业化递进培训,不断提高各层级税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围绕各层级、各岗位人员日常工作实际,编写分大类的岗位技能达标题库,深入持久地开展岗位技能达标活动,不断提高各税源专业管理人员的岗位技能,提升税源管理质效。注重解决激励问题。通过分类管理机制,实行专业职位与职级挂钩的薪级工资制度,形成具有税源管理特色的激励架构。通过岗位授权机制,有相应具有专业职级的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当场审定或审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质效。通过问责机制,对违规办理涉税事项的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